设计公司究竟需要不需要资本? ——建筑设计项目现金流分析

厉害了
管理0

在我的建筑师职业生涯里,不停地听到一个论调:
设计公司是人合公司,不是资合公司,所以不需要资金,也不在乎股份。
我也一度这样认为。
直到后来我转行做了www.time-cost.com , 不停地体会思考,重新掉转头回来继续设计工作,用自己的项目来验证自己的方法。
设计公司经营一个又一个的设计项目,所以深入剖析项目的现金流有助于我们的看清问题的深层逻辑。
在研究Time-cost 下一个发展里程碑的时候,我画出了三张图,才找到了这个 “啊哈”时刻。

好的,少废话,直接上图。
……
算了,我们还是先把设计项目的现金流分解讨论下。这里给出的是具体的数值,只是为了方便讨论,在实际操作中,这些数值本身其实代表了一个可以浮动的区间,每家公司的情况都会有所差别。

  • A 项目报销成本20%。包括收费时开具发票,效果图模型文本制作,差旅等等跟项目直接相关的报销费用。
  • B 公司成本10%。包括维持公司运作所需的房租物管,资质维护,行政管理团队的开资等跟具体项目不直接相关的费用。
  • C 设计师人力成本35%。这就是工作在第一线的设计师。
  • D 项目经理奖金15%。 项目经理负责合同签订,合同维护,进度协调安排,收款等工作。很多公司的项目经理就是老板自己,有些大一点的公司,可能有专门的团队来完成合同签订,合同管理,收款等事情,需要用这一部分费用来支付他们的薪水,在实际应用中算法比这个复杂,为了更好的说明问题,我们做了简化处理。
  • E 公司收益20%。其实这个就是项目利润。 E=项目回款-A-B-C-D
老板自己就是项目经理的公司,会更倾向于将项目经理的收入归结为公司收入,如果是这样的情况,自行累加就是了。

好了,少废话,直接上图。

图一



这是模拟的一个设计项目现金流的图表。具体数值不重要,图表用来表达趋势和逻辑。

  1. 纵轴是设计费金额,可以是百分比,你也可以把他想象为一个设计费为100万的设计项目。
  2. 横轴是时间,数字只是代表项目持续时间的增长,如果你愿意,可以把单位想象成是 “周”。一个设计费为100万的项目,30周完成,好像也差不多。
  3. 绿色线条,就是设计公司的收款进度线,同时也意味着这个项目在设计公司里面资金池的大小。我们假定设计公司在开启设计工作的同时,收取了10%的定金,然后在第10周和第23周的时候分别收取了两次进度款,最后在第30周的时候,收回了全部设计费。
  4. 棕色,橙色,红色和蓝色的区域(注意是区域,不是线条)分别代表了项目经理收入,人力成本,公司成本和项目报销成本。每一个时间截面上对应色块的高度,就是对应成本的数值。棕色线条是累加值,代表了这个时刻,公司在项目上已经花掉的总成本。
  5. 在项目推进的过程中,设计师人力成本和报销成本大致保持前面给出的比例,大的原则就是随时间流逝,花费越来越多。 最后设计费尾款收完,项目结算的时候,以上四个数据的占比正好是15%,35%,10%和20%。这也比较符合一般建筑设计项目的实际情况。
  6. 最终结果公司收益是20%。

我们一眼就能看出,橙色箭头指出的区域,设计成本高于回款。这意味着在这三个时间段里面,项目都处于亏损状态(其实在大多数时间段里面,项目都处于亏损状态),需要公司补贴才能保证维持项目正常运转的现金流。靠什么来补贴?资金!谁说设计公司不需要资本?


图二


还是有人说不需要。
我明白。因为上面那个图表可以通过公司运作,变成这样子:


图二同图一只有一个地方有区别,那就是设计师的人力成本,全部按照之前的1/3进行计算,只是在最后结算的那一刻全部补齐到35%。
可以看到累积成本线几乎一直都处于回款线以下,只有在第8周到第10周到时候,稍微有一点亏损,但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了。
作为设计公司老板,看到这张图的时候,大大地松了一口气……

有一点需要特别强调,这里的所有现金流都是靠项目回款来完成的,作为设计公司并未投入任何资金。什么意思?建筑设计变成了无本生意。这才更深的体会到,当年开发商老板们为何一再说羡慕我们设计公司的模式。开发项目,不管怎么讲,总要有一部分自有资金吧,去找银行贷款,也是有资金利息的,还总得想办法还。而设计公司,真的就是租下办公室,装修好了,就能自行运转了。

公司不是出钱把报销和1/3人力成本都及时支付了吗?拜托,那是用项目回款来支付的,再说一次,公司几乎没有为这个项目投入资金。
从第1周到第29周,人力成本都按照正常值的1/3计算,最后回款完成后,补齐到35%。这是什么意思呢?
这就是工资+提成模式啊!
在设计行业通行的工资+提成模式,就是为了应对公司现金流短缺而出现的(前面说到过,其实在大多数时间段里面,项目都处于亏损状态)。年薪36万的设计师,不是每月发三万的薪水,而是每月发一万,年底发一坨24万的奖金。这一坨奖金能不能拿到手,要看回款的状况……
设计行业红火的时候,这么做没太大问题,对设计师而言不就是早拿晚拿薪水的事情嘛。而今设计行业哀鸿一片,实际情况经常是回款周期太长,最后回款的时间被拖得很长很长,甚至是根本收不到尾款。
图表止于29周之前的位置,就意味着设计师只拿到了正常回报的1/3。
如果设计公司按照正常薪酬结算,可能就没有利润或是干脆亏损。结果很多设计公司就选择了不补齐人力成本,设计师就惨了。在我们的图表中,第25周到第29周之间人力成本并没有增加,这里反映的情况是设计工作已经完成,就等着回款。而实际情况则是,在等待收款的时间段里面,开发商还不停地要设计公司做各种更改,情况就更糟糕了。只要人力成本线随时间持续上扬,而绿色的回款线一直保持水平,就算是在1/3薪水的情况下,橙线与红线也会很快相遇,烧干项目现金流。


图三


再问一次,设计公司需要资金吗?
当然需要,图二的实质实际上是这样的:


图三实际上只是在图一的基础上增加了最顶上设计师垫资的部分,额度正好是人力成本的2/3。你可以把这个图示绿线以下的部分理解为这个项目的资金池;绿线以上的部分是没有进入资金池,但是实际在起作用的资金。
再来看这张图的断面,你可以这样理解,例如在第15周的时候设计师本应拿到24万的设计收入,但是他们拿出了16万进行垫资,两者对冲,此刻设计师的收入就是全额合理收入的1/3。
我们再看这张图的终点,从下到上,报销成本花去了20%,公司成本花去了10%,人力成本都补齐了,给到了设计师35%,项目经理拿到了15%,垫资都还回去了,剩下的20%正好就是公司收益。
皆大欢喜?


关键问题如下:
如果风险来临,设计师同设计公司如何承担风险?

  • 如果风险来临,公司承担所有的风险,公司就应该拿走所有20%的项目收益。
  • 如果风险来临,公司只补偿设计师一半的未分配收入,那就应该将一半的项目收益同设计师分享。
  • 如果风险来临,公司除了之前发送的底薪以外,不给设计师任何补偿,那么就应该将项目收益全部交给设计师。

回到有限责任公司的本质。有限责任公司的出现,本来就是为了应对风险。荷兰的商人和冒险家们,出钱或是拼命,弄一条船的货物,送到非洲,卸货之后买黑奴,贩卖到美洲,再从美洲弄点皮毛回欧洲。一条船就是一家有限公司,风险共担,利益共享,合作的标的物就是船和货物。
设计师同设计公司的关系,其实跟船长大副二副跟出资人的关系是一样一样的。每一个设计项目实际上就是17世纪荷兰商船的一次贸易航行。
担风险者得利润——这是商业不变的原则。
风险和利润实际上是同一枚硬币的两面。


看完了三张图,我们再来看这个问题:


设计公司究竟需要不需要资金?


当然需要,这个只是被设计行业特有的 “低底薪+高提成”薪酬方式给掩盖了。
CCDI最近发布的招股说明书上明确说明,募集的股份有45%要用来补充现金流。


建筑设计行业的特点就是利润率高,现金流差。20%左右的利润率会让制造业的老板们羡慕死的。
其他行业的老板们都会利用金融体系等外部力量来应对现金流短缺,而建筑设计公司似乎不愿意思考更多的办法。

这里可以附带解释一个问题,为何开发商总是拖欠设计费?道理很简单啊,开发商的融资成本可能高达15%以上,拖欠设计费等于以零利率借到了同设计费相当的资金,设计师一般素质较高,不至于跟工地民工一样闹出堵路,跳楼等群体性事件。无风险获得无息贷款,当然能贷多久就贷多久。

之前设计公司用“低底薪+高提成”的方式还能做下去,是因为风险小,坏账率低。当行业下行的时候,风险加大,设计师(实际上的金融产品提供者)受不了,自然就选择了逃离。本质上来讲,逼走设计师的不是高强度低工资,而是(对设计师生活影响巨大的)不保本无利息无固定期限的强制借贷!
我们都知道设计公司属于智力密集型产业,这里最重要的资源是设计师,设计师可以靠情怀来驱动,但不能只靠情怀来驱动。情怀背后也需要现金流的支持。所以不是智力密集型企业就不需要资金,主要靠人的企业,有可能还是最贵的。

人才是设计公司的核心资源,意识到到设计公司也需要资金,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员工积极性的问题。
算好现金流,分清成本和利润,将公司利润放到一个合理的数值,才能够找到合适的合伙人,齐心协力把公司做好做强。
算好现金流,分清成本和利润,将项目资金分配到合适到位置上,才能让优秀的设计师留下来,安心工作,把设计项目做好。

人力成本在项目成本中占有最大比重,算清楚人力成本是成本-风险管理中的重中之重。改变,也许可以从www.time-cost.com开始

当我们确认设计公司需要资金的时候,另一些长久困扰我们的问题也有了更有意思的答案,例如:

  • 设计师出售给设计公司的究竟是什么?
  • 设计公司的股权到底有没有意义?

甚至是更有挑战性的问题

  • 设计行业总体回款困难,如何应对?

这些问题都会在后续的文章中给出我们的思考。